新闻资讯
资讯详情
二零一七年五月份质量月报
五月份质量月报
细节决定产品质量的成败!
伟大生于平凡,但是平凡也会迈向成功。而导致二者实现颠覆性变革的因素,却在于是否注重细节,是否做好细节。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凡成功的企业,无不是从细微处着眼,抓住细节一步一步迈向成功的。同样,对于影响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细节,我们做得好坏也直接决定了产品质量的成败,进而还会影响到企业竞争力的强弱。
公司每个员工的工作质量决定了产品质量。产品生产周期从客户需求到技术交底;从物料采购、产品制造至产品质量控制,再到产品包装交付,后至顾客使用及环境影响,其间繁杂的细节工作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一旦中间某一个环节出错,就会导致产品质量的不完美甚至失败。细节处小到一根线槽、一张图纸是否粘贴牢靠,一颗螺丝的安装方向是否便于拆装,以及近期频繁出现的售后问题:现场螺杆、宝塔垫、断路器隔板的配备不齐,在大家看来都不是大问题但却直接影响客户对我们产品的满意度。虽然公司内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ERP系统、考核体系都建立了,但如果我们做事缺少一种责任心,缺失一种有始有终的办事风格,忽视细节工作,不光事情做不好,而可能还会将自己所做的产品品牌做垮,这不是危言耸听。据《世界环球质量月刊》的调查数据表明:对产品质量的结果好与不好的评价,95%以上的顾客更关注产品的细节。而从产品细节直接判定产品质量的好与不好的顾客占97%以上。细节决定产品质量的成败实不为过!
工作也罢,产品质量的实现过程也好,如果每个人在工作中或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都能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对每个细节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防范、纠错,同时不断的运用更有效的方法、更好的技术、更好的工艺、更好的管理手段不断的提升我们产品质量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多问问自己“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能否改进?可提升吗?是否可预防?可不可做得更好些呢?”带上这些问题去做并着手一件件解决好,将我们的产品质量从外观、结构、工艺、制造、性能、产品交付的配件、包装上的各个环节上不断地深入改良,精细地钻研提升每一个细节,我相信我们所制造的产品质量会更好!
工艺标准之成套电气设备电气连接、母线及绝缘导线制作安装规范(摘自GB501712012 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一、电气连接及要求:
1、两个连接器件间的连线不应有中间接头和焊接点,应尽可能在固定的端子上连接。
2、连接在覆板或门上的电器元件和测量仪表上的导线,应使用覆板和门的移动不会对导线产生任何机械损伤,在活动部位用波纹管。
3、一个端子上,只能连一根导线,将两根导线或多根导线接到一个端子上,只有在端子是为此用途设计的情况下才允许。
4、二次回路连接均应为铜质制品,电流回路的导体截面不小于2.5mm2,电压回路的导线截面不小于1.5mm2。1.5mm2的软导线使用1.5的铜鼻子,2.5mm2的软导线使用2.5的铜鼻子。
5、一次铜鼻子的选择是25 mm2的导线用16的铜鼻子,35 mm2的导线用25的铜鼻子,以此类推。使用压力机的时候选择对应的模具压鼻子,方形压痕垂直压在压接面的正中心。(我公司标准)
6、引进柜内的电缆应排列整齐,固定牢固,不使所接的端子板或电器端子受到机械应力。
7、一次设备的连接导线截面,应能满足长期允许的载流量。
二、母线制作:
1、母线的加工:
(1)母线开始弯曲处距离最近绝缘子的母线支持夹板的距离不应大于0.25L,但不得小于50mm。
(2)母线开始弯曲处及对接接口处,距离连接位置不应小于50mm。
(3)母线弯曲半径符合技术要求,即《GBJ14990》标准。
(4)母线扭转90º时,其扭转部分的长度应为母线宽度的2.5~5倍。
(5)母线接头螺孔的直径宜不大于螺栓直径1mm。
2、母线连接:
(1)铜、铅母线连接在干燥的室内铜母线应搪锡,室外或空气相对湿度较大(近100%)的室内,应采用铜铝镀板,且铜端应搪锡。
(2)矩形母线搭接尺寸及钻孔要求满足GBJ14990标准。
(3)母线搭接,当电线平置时,连接螺栓应由下往上穿,其余情况下,螺母应置于维护侧(由里往外、由左往右),螺栓长度应露出螺母25扣。
(4)贯穿螺栓连接的母线两外侧均应有平垫圈,相邻螺栓垫圈间应有3mm以上的净距离,螺母侧应装有弹箱垫圈或锁紧螺母。
(5)母线连接螺栓受力应均匀,不应使电器的接线端子受到额外的应力。
3、母线固定:
(1)用螺栓直接将母线拧在绝缘子上,母线的孔眼应为腰长孔,当温度变化时,母线有伸缩余地,不致拉坏绝缘子。
(2)采用夹板固定,当母线平置时,母线挂夹板的上部压板应与母线保持11.5mm间隙;当母线立置时,上部压板应与母排保持1.52mm间隙。
(3)600A及以上母线穿墙套管端部的金属夹板(紧固件除外),应采用非磁性材料,其与母线之间应有金属相连,接触应稳固,金属夹板厚度不应小于3mm,当母线为两片及以上时,母线与母线间应予固定。(GB 50149 2010内4.0.8第4条)
(4)母线在支持绝缘子上的固定死点,每段应设置一个,并宜位于全长或两母线伸缩节(20m)的中点。
4、母线排列:
(1)上下布置的交流母线,由上到下为A、B、C,直流母线正极在上,负极在下。
(2)水平位置的交流母线,由盘后至盘面排列为A、B、C,直流母线正极在后,负极在前。
(3)引下线的交流母线由左至右排列为A、B、C相,直流母线正极在左,负极在右。
5、母线相色:
(1)三相交流母线,A相为黄色,B相为绿色,C相为红色。
(2)直流母线:正极为赭色,负极为兰色。
(3)零母线为黑色。
质量问题曝光栏:
案例一:
质量问题分析:HTDX17121B巴陵烯烃项目,4月13日公司质检人员在过程检验时发现变频器与电抗器的位置安装不合适,变频器说明书上明确要求其下沿与其他元器件的距离要大于300mm,但实际测量只有50mm,而且距离太近也十分不利于变频输出线侧电缆的安装。
问题处理建议:调整电抗安装位置,建议施工人员在安装元器件的时候参考其说明书上的具体尺寸要求,且每一步工作的完成一定要考虑下一步作业是否受影响。
案例二:
质量问题分析:HTDX17199B长岭储运罐区项目,4月24日公司质检人员在出厂检验时发现:接地线鼻子未压接就直接安装; 图二铜排上10的孔径却安装的8孔径的螺杆。图三、图四:HTDX17129B催化剂齐鲁项目,抽屉内一次线鼻子未压接却已紧固、封漆。
问题处理建议:每一项工作责任到人方能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出现问题当事人自行整改。早会时将出现的问题告知全体员工,对当事人及车间检验人员提出批评,杜绝事件再次发生。
案例三:
质量问题分析及处理建议:HTDX17141B巴陵橡胶项目,5月17日检验时发现,图一:预绝缘内的一次线芯过短会导致接触面不够,质检人员若不拆开根本无法发现。图二:4P断路器N相形同虚设,负载的N线并未由断路器来控制,而是直接取自N排。 图三:防水插座安装后缝隙过大,根本达不到防水要求。安装人员在安装一个后发现此类问题应该停止安装找寻原因,而不是十几台全部安装完又全部返工。图四:标签框安装不在同一水平面,歪七扭八。细节也是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
案例四:
质量问题分析:HTDCX1711B广州佳德项目,5月19日公司质检人员在过程检验时发现快速熔断器上侧的铜排搭接螺丝已紧固封漆,但搭接处出现2mm的缝隙。后检查其他还未安装的铜排分支,均出现同一根分支扭转后的上下端面不在同一垂直线,扭转角度偏差就会出现图中一样的问题。
问题处理建议:所有分支重新校正,铜排安装搭接时不应受力强行扭紧螺杆,这是这个项目多个绝缘子破裂的原因,这种安装方式会导致元器件受力损坏。后咨询铜排作业人员,规格小的铜排在扭转角度时完全是靠人的因素来决定角度偏差,我们的设备是否可以改良或者增加一些配件来抑制这些偏差的出现?每一根分支搭接时若角度不对,铜排受力了导致扭紧螺杆时十分费劲,这个时候我们的作业人员是否可以停止安装先进行校正呢?车间铜排检验人员是否在铜排制作时跟踪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呢? 希望我们所有人都可以带着问题去工作反思!
案例五:
质量问题分析:HTDX16191B中石化长岭分公司项目,5月15日接到长炼方反馈,高压室受电后出现异常声音且靠近母线区的柜体表面温度有大约三十度,公司谷总、黄总前往现场与用户沟通分析怀疑不锈钢板存在问题,后将不锈钢板切割部分进行强磁铁试验(图中箭头所指位置),当不锈钢板逐渐靠近强磁铁时吸上了,判断不锈钢板有明显导磁性。含碳的不锈钢板形成了单个的闭合磁路,单相铜排穿过时便产生涡流损耗,并使钢板发热。情况紧急,公司派遣骨干力量前往现场整改,用手持砂轮机将不锈钢板切开一条约20mm的缝隙,其不锈钢板切缝以后不能形成闭合磁路不产生涡流。
问题处理建议:在以后的检验中要对特殊材料特殊部位增加相应的检验方法和手段,对质量事故进行记录存档。
东方员工、东方产品最美的姿态!
听过最舒心的话是你说的每一句一路顺风!
编制:质量技术部 日期:2017.05.23